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抗日题材陶瓷艺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抗日题材陶瓷艺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抗日战争时期,造的是简易土地雷,当时没有铁壳,就用陶瓷瓦罐做外壳。当时最难的是引信制作,缺乏化学原料,土法用硝和红磷制作。同时不是***都会造,也是有土专家才会搞。在实战中,效果还不错,炸得日本人是人仰马翻
一个粗瓷大碗读后感
这只粗瓷大碗是民族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曾经使用过的,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现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1981年小学语文第五册第9课《一个粗瓷大碗》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建川博物馆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以展示和研究四川地区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下面是建川博物馆的景点介绍:
1. 馆藏珍品:建川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珍品,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瓷器、书画、古籍、建筑文物等,展示了四川地区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
2. 三星堆文化展览:作为三星堆文化研究的重要机构,建川博物馆拥有大量的三星堆文物,并通过展览陈列,向观众展示了三星堆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3. 特展展览:建川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种特展,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文化艺术等,展览内容丰富多样,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4. 环境优美:建川博物馆建筑设计独特,园区环境优美,园内有花木扶疏、水景错落有致,游览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融合。
5. 学术研究:建川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拥有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对四川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为学者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总的来说,建川博物馆是一个汇集了丰富历史文化***的博物馆,通过展览和研究,向观众展示了四川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无论是文物收藏还是展览内容,建川博物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推广和传承四川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抗日题材陶瓷艺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抗日题材陶瓷艺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5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