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瓷艺术拉胚成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陶瓷艺术拉胚成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拉坯成型 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
2、 泥板成型 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泥板成型技术要求很高。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须掌握好泥板制作,对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结合等技术问题。
3、 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
4、 素坯彩绘——用颜料在素烧的花瓶、碗、盘、罐等器物(素坯)上绘画。
5、素烧 :等泥坯晾干后进行装窑,并进行第一次素烧,烧到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再等待冷却,出窑。
6、上釉 ,素烧过的瓷胎可以进行上釉,先施内釉。
7、 正烧 ,上好釉的瓶子需要再次装入窑中,并进行正烧,正烧需要烧制高温,一般在1280度到1310 度之间。
8、 贴花 :如瓶子需要商标、酒精度等其他文字说明或图案类的丝网印刷内容,则在烧成的瓶子表面贴上釉上彩的花纸,再放入烤炉进行烤花,大概烤到700 -800 度左右。
利用制作完成的土条在制作陶器时,一般可以利用下列方法成型:
1、手捏法
就是以徒手捏陶土,或许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成型。例如一般所见的陶笛就是以手捏完成的。
2、泥条法
将土条拉长或挤捏成条状,再以泥条盘出作品的雏形,再加以修饰即可。
3、手挤胚法
就是以双手挤压土条而接合成型,例如原住民特色之一的排湾瓮即是。
4、手拉胚法
是利用拉胚的辘轳(拉坯机),旋转拉胚而成型的。
5、陶板法
是最初阶段,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拉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凡圆器琢器俱用拉坯方法成型。
5000~6000年前
拉坯,也叫做坯,为最古老的陶瓷坯胎成型法之一,即是用陶瓷泥放置在可旋转的木制车盘上以手工直接开坯成型。这个木制车盘叫“陶车”。到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左右)的黑陶制作中,则已普遍***用轮制法,即拉坯法。
1、淘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2、摞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3、拉坯: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及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4、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5、修坯: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6、捺水: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7、画坯: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许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等等。
8、上釉:画好的瓷坯,表面粗糙,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9、烧窑: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
10、成瓷: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瓷艺术拉胚成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瓷艺术拉胚成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7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