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超导陶瓷艺术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超导陶瓷艺术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超导陶瓷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
Ba-La-Cu-O钙钛矿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具有高温超导性后,超导材料的研究就成为材料和化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并且发现制备出一系列的高温超导陶瓷材料。
有超导性的陶瓷材料。其主要特性是在一定临界温度下电阻为零即所谓零阻现象。在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为零,即抗磁现象或称迈斯纳效应(Meissner effect)。高临界温度(90开以上)的超导陶瓷材料组成有YBa2Cu3O7-δ,Bi2Sr2Ca2Cu3O10,Tl2Ba2Ca2Cu3O10。超导陶瓷在诸如磁悬浮列车、无电阻损耗的输电线路、超导电机、超导探测器、超导天线、悬浮轴承、超导陀螺以及超导计算机等强电和弱电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超导陶瓷是指具有超导特性的功能陶瓷,其超导特性指在一定的临界温度(Tc)时,超导陶瓷进入超导态,电阻率趋向于零,且在磁场中其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也为零的特性。
而且当外界环境在临界电流、临界磁场以下,超导陶瓷的电阻率恒为零,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也恒为零。由于超导陶瓷具有上述特性,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领域倍受青睐,从而逐渐被人们认识、开发和利用。
超导陶瓷中大部分为含稀土的陶瓷材料,包括Y-Ba-Cu-O系列和Ba2 YCu3O7- x系列。
超导陶瓷材料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氧化物超导体、硼化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
氧化物超导体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类超导陶瓷材料,包括Y-BCO和Bi-2223等;硼化物超导体则是一类较新的超导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超导临界温度,如MgB2等;铁基超导体则是相对较新的一类超导陶瓷材料,具有复杂的结构特点,包括FeSe和LaOFeAs等。这些超导陶瓷材料在低温下表现出优异的超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超导器件、磁共振成像等领域。
在常压下有28种元素具超导电性,其中铌(Nb)的Tc最高,为9.26K。
电工中实际应用的主要是铌和铅(Pb,Tc=7.201K),已用于制造超导交流电力电缆、高Q值谐振腔等,现已发现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及数以千计的合金、化合物都在不同条件下显示出超导性。如钨的转变温度为0.012K,锌为0.75K,铝为1.196K,铅为7.193K。由镧锶铜氧组成的陶瓷材料在14℃温度下存在超导迹象、在镧钡铜氧化物中发现了Tc=35K的超导电性、在钡-钇-铜氧化物中发现Tc处于液氮温区有超导电性。超导技术是研究物质在超导状态下的性质、功能以及超导材料、超导器件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
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超导材料包括金属低温超导材料、陶瓷高温超导材料和有机超导材料等。超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国民经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与医疗卫生等具有重大价值。
除了极低温度下出现超导现象的超导体,也有一种高于绝对零度而出现超导现象的材料。即所谓的高温超导体,具有临界温度超过90K(K为计量单位:开尔文,1K=1℃,90K=-187.15℃)的特质,如铜、氧、钙、钛、陶瓷材料等系列。
麦士纳效应中的超导体
超导现象是在1911年,由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发现的。在1933年时,德国物理学家瓦尔特·迈斯纳和罗伯特·奥克森菲尔德发现了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
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的情况下,电阻变为零的现象。金属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超导体在低于其临界温度时,电阻值会骤降为零。超导体的特征就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
关于超导材料转变时比热(cv)与电阻率(ρ)变化关系的图像
完全抗磁性就是当超导体处于超导状态时,超导体内部磁场为零,对磁场完全排斥。但当外部磁场大于临界值时,超导性会被破坏。
超导现象可在各种不同的材料上发生,包括单纯的元素如锡和铝,各种金属合金和一些经过布涂的半导体材料。超导现象不会发生在贵金属像是金和银,也不会发生在大部分的磁性金属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超导陶瓷艺术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超导陶瓷艺术画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li-cn.com/post/7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