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陶瓷艺术 > 正文

陶瓷艺术品鉴真,陶瓷艺术品鉴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瓷艺术品鉴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陶瓷艺术品鉴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何通过对釉面的判断来区分新老瓷器?
  2. 日本有田瓷器怎么样,有没有受到中国瓷器的影响?

如何通过对釉面的判断来区分新老瓷器

玩儿瓷器的,都知道一句话:“胎是骨,釉是衣”。一件瓷器,仿制,作***,有老胎新釉,有接底,有后挂彩,有酸咬,有水晶岩棉或者牛皮擦,更有消光剂,总之是方法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些方法做出来的东西在真正的行家眼里基本上都可以一眼洞悉。为什么?因为做旧就是做旧,和瓷器的自然老化有天壤之别。我个人常说,一件瓷器,如果釉对,基本就可以确定了。没人能把胎换了只留下釉。什么样的釉是对的?什么样的釉又是错的?这里面包含了几方面的问题,第一,釉色,要能够区分釉色够不够稳,是不是现代化学料。第二,釉光,区分做旧和自然老化,认清什么是宝光。第三,釉质,是软还是硬,老瓷器大多是柴烧当然也有煤烧,但是和现代电窑气窑烧的有本质区别。第四,釉面烧造瑕疵。瑕疵是工艺水平限制下的必然产物,是自然产生的还是人为做上去的。第五,水土沁,是自然沁,还是急沁。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掌握。我个人是玩老窑的,附几张图片,权当交流学习。

第一图是真品汝窑,二三四五六图都是新货,七图明显做旧,第八图是最新仿汝窑的东西,(瓷片是老的)足以乱真了。忘了说开片,老开片新开片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老开片是翘起来的,有层次感。这个层次感是乱中有序。新开片一般都紧,层次感不足。

陶瓷艺术品鉴真,陶瓷艺术品鉴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有通过数十年玩古瓷经验提高眼力才能区分新老瓷器,只能心里有数不便言传身教,因为人与人之间理念不同而玩古瓷跟对人非常重要,这叫跟么人学么人。跟行家学真知,跟国宝帮专买***货。上一件宋吉州窑满天星碗盏大家鉴赏


圖A,這是仿鬼谷子下山,載自網絡圖片。

以下均為原創圖片-----
圖一,元青花的土沁痕跡以及自然划痕
圖二,元青花的蘇麻離青的髮色和使用痕跡

陶瓷艺术品鉴真,陶瓷艺术品鉴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的瓷器一定有使用痕跡

總的來說瓷器的色彩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之分,釉上彩容易受外力受損,如擦拭痕跡,刮痕,划痕等而留下使用痕跡。釉下彩則受釉面的保護不易受損,若有痕跡,也需要長期的時間。

另一個釉面有乳濁釉和玻璃釉之分。前者相對容易受損或土沁 後者則比較不易受損.

陶瓷艺术品鉴真,陶瓷艺术品鉴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圖三,晚清的黃底仿生玳瑁的豹斑紋小缸

見左邊的底部剝釉痕跡。

圖一二是元青花的使用痕跡,可以看出那種自然的力量,現在許多民間以及一些博物館藏的元青花很多是有疑問的。
看到圖A的鬼谷子下山,你怕了嗎?我怕!

在我们的收藏生活中,通过观看釉面的来判断瓷器的新旧可谓是“目鉴”当中的方式之一。随着我们对于古瓷认识的不断提高,判断古瓷新旧与真伪的评鉴过程当中,我们***用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今天就题主所问如何通过对右面的判断来区分新老瓷器来做简单的谈一谈理论知识。 通过釉面来判断瓷器的新旧,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种方法: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有关看瓷器釉面的自然老化痕迹。釉面经过自然老化而产生的一些物理性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年代越久远的器物,它的釉面的变化特征则越明显。 当然这些痕迹除了用肉眼可以看出,有些时候也需要借助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才能辨别出来。目前的做旧只能坐在外表,而无法做到釉面之内,人为做作的东西所留下的痕迹,也没有历史所带来的层次感。此中气泡是一个鉴别釉面新老的一个决定性标志。旧器物的老化气泡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层次感和沧桑感,并不是浮于表面普通工艺。
其次我认为就是釉面上面的附着性的矿物质颜色色料。我们可以通过观看釉面色料晕染的自然程度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判断。旧器物、工艺好的釉面的色彩可人,边缘渲染自然,没有生硬的界限标志,新品则不然,色料的边缘生硬,过度不自然,釉面的颜色没有层次感,等等。 最后由于古代烧造的工艺与现代的不同,釉面呈现给我们的也是不一样的,古代烧窑呈现出来的右面釉色多晶莹滋润,温润如玉,光泽柔和。而现代的电器炉烧造的釉面光泽强烈,胎质死板。 综上所述,再收藏瓷器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多种方式,多种结合,通过对不同窑口与不同年代的瓷器特点的判断,再把传统的“目鉴”和老化的痕迹学相结合,才是最为有效的鉴别方法。 最后祝大家 谨慎投资快乐收藏。

我十多年前,见过真正的玩家,在四,五米外可以判断一件瓷器真***,二0O六年我在某论坛上提出的气泡学说,现很多学者都在***用。也许是一种鉴定方式,现在已不行了,造??与时俱进。


日本有田瓷器怎么样,有没有受到中国瓷器的影响?

日本制瓷历史虽短,但其由朝鲜陶工开创,受中国瓷器风格影响,由荷兰贸易商推动传入欧洲,结合本国的文化,以其精致闻名,看了很多日本的食器,觉得它的生活气比较重,设计不会给人老气的特点。因为结合了多元的文化,呈现的状态也比较丰富。

毋庸置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制瓷也不例外。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值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社会动荡,法令海禁;而日本制瓷业却在发展,国际市场上对瓷器的需求,使得这一时期的日本瓷器迅速进入到了欧洲市场。

虽曾经的“菊花纹”,青花等可能借鉴了中国的文化,但不得不说,有田烧只用了400年的时间就走出了自己的设计之路。它并不是山寨,而是从学习和模仿中很快地成长,变化,适应时代。

日式·有田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瓷艺术品鉴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瓷艺术品鉴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